胆囊息肉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胆囊疾病一般比较单纯,主要有两种常见的两大敌人——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最近临床中遇到数例胆囊息肉患者,2例经治疗后有所缩小,但和这些患者交流中发现大家对胆囊息肉还不了解,还有很多误区,有的过分惊慌,因害怕病变终日慌慌不安,有些人长的很大了仍不在意,今天李博士话肝胆就以问答形式回答一下有关胆囊息肉的问题。
1. 胆囊息肉患者为什么越来越多?
无论生活中还是临床中感觉胆囊息肉患者逐年增加,虽然没有确切的流行病数据。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以下因素都是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食品含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一个原因是大家目前都比较注重自己都健康,单位和个人体检做的比较好,较早都发现胆囊息肉。
2. 胆囊息肉包括哪些类型?
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是个笼统称谓,少数息肉和胆囊癌是有关系的。 在临床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胆固醇性息肉:约占65%,又称为假性息肉。(2)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约占 30%,又称为真性息肉。(3)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约占5%。
3. 哪些胆囊息肉容易癌变?
胆囊息肉有一些特点是癌变的高危因素:(1)大小。大于1cm的应该特别关注;(2)单发。越是单发越是容易发生癌变,多发大多为假性胆囊息肉,不容易癌变;(3)基底部宽的胆囊息肉容易癌变,而有蒂者反而不容易癌变;(4)息肉部胆囊壁增厚者容易癌变;(5)短期内息肉增大者容易癌变;以上是胆囊息肉易癌变的高危因素,得了胆囊息肉无论大小一定要定期复查,由专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4. 患有胆囊息肉如何检查和复查?
胆囊息肉首选B超检查,由于胆囊息肉一般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如果不是特别细致地检查,在CT和核磁共振中容易被遗漏,故胆囊息肉不主张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这好比用大炮打蚊子,既花费资金又不能达到目的。但是胆囊息肉较小,在B超检查中无法分辨是属于哪种类型。这是最令医生和患者感到遗憾的地方。医生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和发展情况判其是否恶变。
多数情况下,B超检查能够早期判断胆囊内的东西是结石还是息肉,对于数量、形态、大小的敏感度甚至高于CT和核磁。但要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类型和性质,特别是比较大一些的息肉可能就需要薄层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帮助诊断。但是,靠这些检查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需要医生综合患者情况具体判断。 有些息肉性质不能确定,甚至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B超进行密切观察。
5. 吃药可以治疗胆囊患肉吗?
对于多发胆固醇息肉,有些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对于某些小于5毫米以下胆固醇结晶或预防新发有一些效果。药物对于真性息肉效果一般。
目前西药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很少,中药治疗对很多病人效果不错,但是中药治疗要求对病人辨证施治,而且时间比较长,要找有经验的、对胆囊息肉比较了解对中医专家进行治疗。
6. 什么时候要考虑手术治疗
只要息肉大于1cm,且考虑存在胆囊癌对高危因素就应该手术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息肉导致了无法忍受的症状,如右上腹疼痛,恶心、黄疸等,并且内科及中医治疗无效也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7. 胆囊切除以后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胆囊切除患者的年龄从10—80岁不等。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常见的腹部手术。有些人切除胆囊后短期内有轻度腹泻和腹胀。特别是进食大量油腻、高脂食物后易发生。 这种现象可逐渐通过肝脏分泌和胆总管扩张来代偿胆囊缺失的功能,多数腹泻、腹胀症状可在手术后几个月减弱或消失。目前循证医学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胆囊切除后可引起人体其他疾病。目前医学水平认为切除胆囊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必要时也可选择徳烳的励柦舒搽经常饮用.清理胆囊毒素,,专门针对胆囊息肉研发,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8. 如何正确对待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常见病,既不能过于担心,也不能大意。 现在大家健康意识增强了,单位或个人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多发。感觉长了好多个息肉一定不好,未免害怕紧张。从临床经验上来看,一般而言,多发的息肉可能比单发的好,多发息肉多数是良性胆固醇息肉;而如果是单发的反倒要高度警惕。如果是多发小于1厘米,建议患者观察,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建议大约3个月到半年做一次B超复查。观察期间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