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炼丹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道教主要道术之一。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其后将人体拟作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称为内丹术。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陈师道注:“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炼丹的方法各种各样,不光有火炼,同时也有水炼,冷炼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来炼制不同的丹药。道士炼丹的理论基础,是术士们对生命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这五部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死士,是因于内气绝神散,于外血尽躯朽,所以,服用丹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肌体免于衰老、伤残。黄金,千年不朽,百炼不化,自然成为了术士的首选。东晋术士葛洪说:“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炼人身体,令人不老不死”;另一方面,炼丹家的思想受黄老的影响较大,因而他们把长存人间,永不死亡的境界同羽化成仙,飞升太空的境界一并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那些见火升华,去质轻化的物质,在他们看来是灵异之物,服用这些药用的人可以染上灵气,换骨轻身,遨游宇宙,这样,以丹砂、水银为代表的另一类物质进入了方士的视野,因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它“细理红润,积转愈久,变化愈妙,能飞能粉,能精能雪,能拒炎,能化水,销之可以不耗,埋之可以不坏。”可见,丹砂被认为是很有灵气的。尽管理、气、数的原理应用在炼丹术上或者比应用在天文学上较为隐晦和难以捉摸,但中国的炼丹术家凭着他们对阴阳五行和数的知识,尝试把铜、铅等金属炼成黄金,以求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参同契五相类秘要》是一部重要的炼丹理论书籍,它的开端便有下列一个表: 阳 一 二 三 四 五 水 火 木 金 土 阴 六 七 八 九 十 这个表对于阴阳、五行和数字的分配,与"河图"是一致的,可见理、气、数的原理和炼丹术有密切的关系。炼丹失败固然可以归咎于炼丹过程的疏忽,但也可以归咎于命运,而命运就是数的另一面。因此,一个人必须命中注定与仙有缘才能炼成金丹,否则必定失败。从历史上看,方士们对炼丹的方法及理论一开始是比较模糊的,只有一个总的原则,终于到了东汉,一位叫魏伯阳的术士成为了炼丹术的立法者,他写成关于炼丹的纯理论性著作《周易参同契》,第一次把《周易》的阴阳学理论用于阐释炼丹术,他提出了炼丹要讲究药物的“阴阳相合”,注意配搭,否则就不可能制造出真正有益的丹药。 正是由于魏伯阳的贡献,唐代的方士们才可能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把各种矿物分成了阴药和阳药两大类,提出理解和运用阳药和阴药间的两性交媾,消长变化,彼此共济和相互制约是掌握炼丹原理的关键。通常认为,那些容易燃烧,颜色赤黄,见火升华的矿物,隶归于阳性,例如黄金,见火燃烧的硫磺,色泽鲜红的丹砂,生于“向阳之山”加热飞风升腾的雄黄,而那些好伏不动,志性沉滞,形势顽狠,不能燃烧或形成于阴山水旁的,归于阴性。如黑铅,形色晦暗;如汞,其状如水似银;还有硝石(KNO3)生于湖边或阴湿角落,生于山阴的硇砂(NH4Cl)矾石[KAl3(SO4)2(OH)6]这些都是阴药,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搭配和炼制就可以练成外丹,进而辅助内丹的修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