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电影《我的圣徒》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说起朝圣,一般人想到的肯定是麦加,每年几百万人前往圣城,尽管时有踩踏事件发生,却难挡虔诚之徒的朝圣之旅;还有那些在青海湖边、藏区高原,一步一磕头、一步一附身的藏民们,风雨无阻,披荆斩棘,只为到达心中圣地。
《我的圣途》讲述的也是这么一个故事。时代背景,影片被设置在了上世纪二十到四五十年代之间。片中,一个名叫沙马达伊的年轻毕摩(祭司,彝族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者),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心中的梦想,一路潜行,修炼心性。虽历经坎坷,却始终能披荆斩棘,只为寻找心中的圣洁之地。
期间,沙马达伊邂逅了阿几及其一家,亲历了凉山彝族彝民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爱与恨的交织,情与仇的纠葛,一幕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朝圣之旅,生死之恋跃然幕上,荡人心魂,净人灵魄。观众虽不在朝圣的路上,却也因此拥有了一颗朝圣之心。正源于此,影片所勾联而出的情感共鸣、心理共振才能入山涧清泉,汩汩而来。
虽然是一部颇具文艺气息的民族史诗巨作,但《我的圣途》却不乏商业元素。
片中,大段大段来自凉山彝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谣,附和着那山那水的青草、密林、溪流、白云,直抵心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声再现,也不禁让人想起了来自彝族的彝人制造、吉克隽逸、阿鲁阿卓等享誉全国的歌者。总之,音乐文化作为彝族民风民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的圣途》中,展示的淋漓尽致。重要的是,这些歌曲、音乐、民谣、小调、乡音的反复吟唱,又不单单是一种吟唱,更是在诉说,在倾诉。它是情感的寄托,是心灵的港湾,是魂体的慰藉,点缀在影片之中,为影片增色不少。
《我的圣途》有堪称一部旅游广告宣传大片。当镜头语言随着沙马达伊的朝圣之履,一步步走过凉山的山山水水的时候,极清镜头或近景或远景的呈现,都将这片神圣之地展示的美轮美奂,美到窒息。这里空气清新,简直就是天然的氧吧。这里山水清濯,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这里密林葱葱,白云悠悠,溪流淙淙,青草幽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再离开的地方。心中的圣地,也莫过于此。
《我的圣途》更有惊心动魄的史诗级生死绝恋。沙马达伊与阿几的坎坷情路,忧伤、悲凉、戳泪、虐心,温情到暖心,凄绝到极致。还有钮特与阿果的悲情,直叫人泪不够流,泣不成声。
《我的圣途》还有对凉山彝族原生态民情风俗的精准还原和再造。比如那一幕幕颇具古典意味的且形式感浓郁的大比拼,大决斗,大决战,弓、弩等神器一一再现,角斗绞力频频上演,其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彝民的血性,彝人的热辣。彝族的民族性也随着沙马达伊的朝圣之旅一点点释放出来。
不过,在文艺气息、文艺调性的打造上,《我的圣途》依旧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对圣史的精准再现,对圣地的精细还原,对圣洁的精度解读,对圣心的精雕细琢,都让影片从头至尾洋溢着史诗般的气势。《我的圣途》,不只是好看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