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为360多个历史人物写过诗句,为何他这么喜欢写古人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提起大诗人李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李白一生写了数不胜数的诗词,迄今能收录集结的诗歌作品就有上万首,用作品等身来形容一点都不算夸张。在李白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里,除了能感受到他博大的英雄主义情怀外,也能看到很多历史人物的影子。这些历史人物的影子出现在李白不同时期的作品里,人数竟然达360人之多,有古代建立不休功业的古代帝王,也有著作等身的古代圣贤;有春秋时期启蒙大众的哲学大儒,也有运筹帷幄、连横合纵的谋略家,总之被李白写进诗的都是一些大人物,都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咖级网红。为何李白在他的诗文里这么喜欢写古人呢?
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想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大唐或者说唐玄宗的热血青年。李白后面虽然在工作中遭遇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但他对大唐帝国的热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他把自己想象成历史上出身平民,又能为国效力,忠诚圣君的古人。他在《梁甫吟》写道:“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找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辑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聘雄辩,靓女缀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李白在这首诗里写了两个他可以对标和效仿的历史人物,前一段写的是屠叟,后一段写的是高阳酒徒。李白希望自己像这两个古人一样,满怀激情,只要能遇到一个欣赏自己又有大格局的老板,他也能建立姜子牙和骊食其一样建立同样的功业。
从这里我们可以开出,李白当时虽然是三十而立之年的文艺青年,但他的知识面很宽,思想很成熟,绝对要比我们现在我很多明星的文化水平高出许多。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 他之所以在自己的诗里赞美姜子牙和骊食其,是因为在这两个人身上,都有李白自己的影子,寄托着李白风云际会、建功立业的个人情怀,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上进心。
李白一生对古人的效仿和歌咏,寄托着他对现实的认可和感慨,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理想和丰满的人生,然后在现实中他处处碰壁,伤痕累累。他想效仿古人,却又不愿意向现实低头;他想退隐山林,却又不愿意放过为国工作的机会;想得到大唐两任皇帝的认可,却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在这样两种思想的交织中,李白表面上洒脱自如,实际上内心无比痛苦。
在这样的矛盾中,才华横溢的李白却浑然不知,他能看清历史,却看清不了自己,效仿古代圣贤,却救不下子性命,最终却被现实吞噬了自己的生命。他要效仿的古人,也只能停留在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里,让后人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清晰的李白以及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