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远古时代的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远古时代的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远古时代的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原始人的群居生活 ——北京人的一天生活 由于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北京人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生存。他们过这几十人在一起的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北京人的重要发掘者、著名专家贾兰坡曾经这样描写过一群北京人的一天生活:“早晨,红日东升,秋风送爽,一群北京人由岩洞里走了出来,他们中间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虽然已是深秋了,但是天气还不怎么冷,只是由于昨晚落了一场雨,稍稍感到一些寒意。他们身上什么都不穿,连一条兽皮也不披。他们的相貌是怪模怪样的。你说他们象人,可是他们的前额很低,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扁平,再加上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又有些象猿,特别是他们身上那层松软的细毛……你说他们是猿,可是他们直立行走,特别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是任何动物所不能做到的,又可断定他们是人。 走出洞口,围拢在一堆火的旁边。洞口附近的地面被踏的很坚实,连杂草都不生;可是地面上是乱七八糟,遍地堆积着乱柴和吃剩下的兽骨。在这一群人的中间,有人在说什么,话说得直忡忡的,又怕别人听不懂,还一边用手比划着。虽然他们说话的内容,我们无从知道,但由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概是在商量这一天的工作吧。说真的,能够吃饱肚子,对他们来说该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大家出发了,洞里只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看管火种。 洞内、洞外以及洞口都有火堆。为了避免烟熏,洞里的火总是摆在靠近“天窗“的地方。在不使用的时候,就在火上盖些干柴,再铺上一层土。洞外的火为了防止雨浸,在临睡以前,还加上树叶,盖上土,使在火阴燃;只有当他们用火的时候,才把它扒开,吹燃起火苗。他们成年累月的像保护自己眼珠一样保护着火种。他们懂得,如果火灭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洞口的火,不仅是为了烤东西吃,也拿它作为防御猛兽的“工具”。因为洞口只要有火燃着,不管多么凶猛的野兽,见了火就得避开。最初他们占据这个岩洞的时候,还是用火把豺狼吓跑的呢! 一条小河恰恰经过他们居住的洞口,为他们制造石头工具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料。孩子们一趟一趟地运着由河滩上选来地石头;大人们不停地把石头敲开,制作他们所需要地各种工具。还有人在修理一条木棒,砍了又砍,刮了又刮,还不时拿起来试一试,看看这种最得力狩猎武器做地合适不。留在家里地人也并不轻松,除了看小孩、管火种外,他们还是制造工具的能手呢! …… 在龙骨山南面二三公里地草原上,七八个年轻地小伙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赶着一支生长着象“手掌”那样的大犄角的肿骨鹿。鹿一直向西奔跑着,跑到山脚下的河边,看样子是打算越过河向山坡上逃去。可是预先埋伏在对岸的几个人突然挺起身来,堵住了鹿的去路。鹿惊慌万状,又想往回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群小伙子就像饿虎扑食般地扑上来,一齐举起木棒狠狠地朝着鹿地身上打下去。起初,鹿还想挣扎一下,可是一棒正打在它的致命处,鹿一动也不动了。多么幸运啊!晚上大家可以饱餐一顿了。可是像这样顺利地日子,并不是很多地。有的时候,简直没有什么捕获,只好采集一些植物根子,或者捡回虎、豹吃剩下的羚羊肉来充饥。 在龙骨山东面约二公里的紧靠平原的山坡上,有一群北京人正在采集食物。其中大多数是妇女,也有较大的孩子。年岁大一些的人,还经常把采集的经验传给孩子们,教给他们辨别各种植物的方法,哪一种是能吃的。哪一种又是最可口;有的人还很自然地把采到地东西送到孩子们地口里,叫他们尝尝滋味。手中的骨棒或木棒用处真不小,不仅可以用它来挖取块根,还经常用它扒鼠洞。……同时还可以扒出鼠地“冬藏”——干果之类地东西。他们为饱肚子,就得经常在外面采集各种能吃的东西。采集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虽然也有人在外面从事狩猎,但凭着那样简陋的武器——木棒或石块,不能经常获得很多东西。 不要小看这群人,他们还是最早的“矿物学家”呢!就是在这个山坡上,他们不仅能采集到食物,而且还能找到手指大小的六方体的透明水晶。他们知道水晶是制造石器的好原料,它不但坚硬,而且打破后,破裂面整齐、光滑,很容易打成带刃或带尖的石器。 日落西山,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一群一群的北京人都先后返回岩洞。人们最感兴趣的是那只又肥又大的肿骨鹿,当它刚被抬上山坡时,就立刻吸引住了站在洞口的人,好多人都前来帮忙,孩子们也在旁边欢天喜地的又嚷又叫。最忙乱的是孩子们,他们一会儿摸摸被庞大的角支起的头颅,一会儿又去动一动尾巴。当大人们拿起锋利的大石头要割裂尸体时,他们帮忙拉后腿。管理火种的人早已扒去火上覆盖的土,用树枝支起干柴把火吹燃,就等大家聚拢烤肉吃了。天色越来越暗了,大家围着熊熊的烈火,火光照红了他们的脸孔。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个头尖刃薄的石器,把鹿肉割裂开来,成功地放在火上烤着吃。…… 夜深了,大家都走进洞里去睡觉。他们挑选了一块较干燥地地方躺下来,有时还在身下垫些干草或者兽皮。 北京人日日夜夜都在紧张地劳动着。劳动地目的,在他们说来,虽然仅仅是为了吃饱,但在漫长的岁月里,正是由于他们地劳动,促进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尽管在前面地道路走得十分缓慢,甚至经过十万年乃至二十万年都看不出显著地变化,可是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情况和以前已经有所不同,历史地车轮是在不停地向前转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