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雍熙北伐是北宋时期最后一次针对辽国的战略进攻,意欲夺回燕云十六州,此战之初宋军是节节取胜的,可是到了最后宋朝一方面,从太宗到前线将领都表现的不如辽国那么明智,被辽军抓到了机会,三路大军除了中路军没有太大伤亡外,东西两路皆被辽军所败,而且此战更是影响到了宋辽两国的战略局势,之前的高粱河之战加上雍熙北伐的惨败,彻底打没了太宗夺回燕云十六州的雄心,面对辽国,宋朝也开始了“终宋不振”的局面,今天就和大家回顾一下,宋朝是如何把这最后一次战略进攻变成一次惨败的。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宋太宗自己有意愿,加上无谋贪功之人的撺掇,夺回燕云十六州可以说从后周时期就形成的战略规划,宋朝初期也是誓要从辽国手里夺回来的,而且宋太宗还有高粱河之战的打败,他也是要给自己找回面子的,同时,只要是他夺回了燕云十六州,他的帝位就会更牢固,毕竟那时他就是第一位实现大统一的宋朝皇帝,这是宋朝无人可比的,可惜的是,两宋都没有这样的皇帝出现。

既然皇帝有这个需求,下满的人也就是容易挑事了,雍熙北伐也由一个小人物的上书开始,也就是贺令图,他上言:“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帝始有意北伐。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贺令图是什么人,《宋史.外戚》父怀浦,孝惠皇后兄也,也就说他是太祖孝惠皇后的侄儿,是皇室外戚出身,令图少谨愿,隶太宗左右,年少之时是在宋太宗身边的,所以如果抛出两人的君臣关系,两人多少有些少时玩伴的意思,这样的人,也的确是容易引起宋太宗有别于其他人的亲切感,令图握兵边郡十余年,恃藩邸旧恩,每岁入奏事,多言边塞利害,及幽蓟可取之状。所以说贺令图是最能看透宋太宗心思的,每天进京他都会说燕云十六州可以比较荣誉拿下来,加之距离上一次的高粱河之战已经过去7年了,北宋积聚的钱粮也是的确够支撑再一次北伐的。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贺令图说的辽国处于的“动乱之际”是不是事实,可以说贺令图的话前半部是事实,可是后半部却是实打实的瞎话。辽国幼主继位是真,毕竟辽圣宗12岁继位,完全是萧太后扶植起来的,根本没有实权,雍熙北伐发生的时候,是统和四年,他虽然已经16岁了,但是还是一个傀儡,辽国大事还是萧太后说了算。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韩德让是谁呢?他祖上是汉人,他自己也是一度成为那个时期辽国权势最高的汉人,《辽史.列传十二》记载其,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在辽景宗病重之时,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辽史记载中的韩德让并非奸人,在雍熙北伐之后,他还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

之所以说“宠幸用事”,可能更多的是流传着韩德让和萧太后有着一些不太见得光的关系,《皇朝事实类卷》“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当然辽国官方记载是没有这么描述,两人到底有没有些私情,没人知道真相了,不过知道的是韩德让并非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辽国没有贺令图说的那样,国内各方势力已经逐渐有了争端的地步,辽国虽然是幼主,但是国家却不是出于动乱时期的。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辽国在幽州放了一个能干的大将,耶律休哥,《辽史.耶律休哥列传》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而宋军北伐的时候,主力东路军及时直接奔着幽州去的,耶律休哥在辽圣宗继位之初,也就是雍熙北伐前4年,就已经在建立幽州防线了,这也是曹彬所率东路军兵败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贺令图只是贪功给了宋朝一个假的消息,而宋太宗呢,可能也是知道实情的,不同在高粱河之战后,就注定了他还是要打第二次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战争,就好比,宋太宗铁定了,就是要放火,已经把柴火摞的很高了,这个时候,贺令图送来一支火把,管他真假,果断用了。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复盘宋军的三路出击战略,有机会也有问题,《续资治通鉴.卷十三》北伐,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副之;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杜彦圭副之,以其众出雄州;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二月,壬子,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副之,出雁门。

宋军的战略意图大致是,曹彬所率主力的东路军,吸引辽军主力,中路军和西路军,尤其是潘美杨业这支西路军,趁辽军主力在东线,快速攻占山后各州,之后中路军和西路军东进,完成对幽州区域辽军的合围,此时曹彬所部在全力进攻,则燕云十六州可定。

这么看宋军的布阵有点像明末的萨尔浒,都是分进合击的典型战例,但是都没实现原定的战略目标,所谓分进合击,主力部队一定要实现吸引火力,且长期对峙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一定要有韧性,萨尔浒是杜松,岐沟关是曹彬,就实际结果而言,这俩人都对不起这份重托,作为主力没有秉持持重稳进的战术思想。

可能是宋军受到五代相沿袭用的军事信念所影响,偏好野战,崇尚奇袭。此战西路军就是宋军的奇兵,可惜宋军遇到的对手再也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队,而是擅长野战同时机动性很强的辽军,战争进程稍稍僵持,辽军就有抓住机会反攻的能力。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实际的战争过程中,初期辽国的确没有反应过来,各个战场都处于被宋军压制的地位,曹彬与契丹兵战固安南,克其城。丁丑,田重进战飞狐北,又破之。潘美自西陉入,与契丹兵遇,追至寰州,执其刺史赵彦辛,辛以城降。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围朔州,其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癸未,田重进战飞狐北,获其西南面招安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頵、马军指挥使何万通。

西路军连克寰、朔、云、应等州,田重进也是击败了辽军大鹏翼等人的兵马,这的确是按照宋军制定的方针在执行,其实个人感觉这个时候辽国是比较害怕宋军的,虽然之前在高粱河击败了宋军,但是辽国对于宋军的真实战斗力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相比于中原之前的王朝,终结动乱时代实现统一的中原王朝都是很强大的,比如汉唐,他们的对手匈奴和突厥都被到趴下了,虽然宋朝为实现大统一,但最起码是相对统一的中原王朝,辽国自然要忌惮三分。

面对宋军三路大军讨伐,辽国是全国谨慎备战,耶律休哥面对的是战力最强的东路军,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幽州方面,辽军是固守待援,辽以南京留守耶律休格当曹彬之师,以耶律色珍为都统,率师当潘美等。辽主以亲征告于陵庙山川,与太后驻军驼罗口,趣诸部兵以为应援;又命林牙勤德率兵守平州之海岸,以备南师。

辽国的战略就是打蛇打七寸了,分兵先遏制宋军中路和西路军的挺进速度,这样的话,宋军合围幽州的计划基本上就泡汤了一半,剩下的就是集中主力部队击溃曹彬的东路军了,这个时候宋军分兵三路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各方节制却不能掌握战机,和战场主动,对方并进,难以协调,军令执行不彻底,主帅无策。宋军在中原缠斗中,所养成的经验战法,无法适应辽阔的丘陵,平原,加上将领冒进导致了全局大溃败。

雍熙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东路军成为雍熙北伐失败的“始作俑者”,东路军是三路宋军中兵力最强的,出征前宋太宗对曹彬说过,潘美之师,但令先趋云、应,卿等以十馀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此次北伐宋军的军力大约是20万,东路军就占据了一半的兵力,虽然前期是牵制敌军的作用,不过要实现围歼幽州辽军主力的计划,东路军就是关键的主力,所以东路军不可以有闪失,一旦东路军遭受重创,宋军此次北伐就可以提前宣告失败了,可是好巧不巧,东路军就是垮了。

这都是辽将耶律休哥抓住了宋军的一个弱点,东路军大兵压境而来,越深入辽境,宋军的后勤补给线就越容易被截断,所以耶律休哥的打法是,正面坚守,派出机动骑兵骚扰曹彬所部的后勤,《辽史》记载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