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课堂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为了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并在初一年级试行。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为指导,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二、总体目标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构建以预习学案、课堂引导材料、课后巩固训练为一体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目标导学—呈现引导材料—讲授学习材料—当堂反馈”的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三、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模式及方法(一)策略:小步子、长跨度、快节奏、勤反馈。小步子:是指合理地安排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追求课堂容量大,立足双基。长跨度:是指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按期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快节奏:是指当堂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不拖沓,不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勤反馈:是指每堂课、每周、每月及时的通过各种检测进行教学质量反馈;重视学生作业质量,及时处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二)模式:目标导学—呈现引导材料—讲授学习材料—当堂反馈1.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完成六项任务:(1)同年级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本学科周各课时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2)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设计预习学案(3)课时教学目标,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引导材料;(4)确定教学过程的时间安排;(5)形成上课教案;(6)确定每日作业设计。学科指导组就教案、学习指导材料进行审核修改。2.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落实四个步骤:(1)出示目标,设置情境;(2)呈现引导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学习;(3)讲授新学习材料;(4)核查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检测强化学习技能。(三)方法:每堂一反馈、每周一检测、每月一总结。每堂一反馈:新课教学和复习课必须要有当堂反馈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当堂反馈,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并针对性调整课后作业设计。每周一检测:每周五上午,周五检测试卷从前四天的预习学案、课堂引导材料和每日作业设计试题中抽取,不增加未考过的试题,检测以及格率为80%为达成目标。每月一总结:检测内容不能超出本月所学范围,以保证客观反映学生本月学习情况;难易要适宜,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难易适宜的标准:检测结果80%的学生在60分以上,其中20%的学生在90分以上。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一)课程设置1.周一至周四为新课教学日,周五为质量检测与反馈日。2.课时分配:每天9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共34节课(周三下午2节课)。3.初一:语文6节,数学6节,英语6节,历史2节,政治2节,地理2节,生物2节,体育2节,音乐1节,美术1节,信息1节,诵读课1节,书法课1节,班会课1节。周五上午检测:采取语文、数学、外语单卷测试,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共5场考试,每场考试时间为40分钟。周五下午反馈:公布成绩,每个学科班级学生及格率为80%为通过检测。及格学生可以进入校园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图书馆读书活动。不及格学生继续留在班级在教师指导下订正错题,直到通过教师检测为止。(二)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落实四个步骤:第一时段:出示目标,设置情境,时间宜控制在2分钟以内。第二时段:呈现引导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时间宜控制在8分钟以内,可以适当延长。第三时段:教师讲授新学习材料,时间宜控制在20分钟以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第四时段:核查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检测强化学习技能,时间宜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关于引导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要对后面学习的新课材料起智力脚手架的作用。好的引导材料必须要有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时间规划,四个时段必须要体现,但是时间可以灵活掌握。这个时间分配必须在集体备课中完成,并借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与课堂目标一同出示给学生。(三)教学管理1.备课管理关于备课: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共同完成教案的设计与撰写。我们要求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必须在每周五下班前完成集体备课相关材料的上交,教导处及时将上交材料的电子文档上传至学校网站。2.课堂管理教导处、学科指导组和各教研组长随堂听课,了解教师课堂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导处每周就年级课堂教学的情况做反馈。3.评价管理每日优化作业设计需要同年级教师精心设计,合作研讨,注意层次性有梯度。周五检测试卷从前四天的学习材料试题中抽取,不增加未考过的试题。考试结束后,教导处立即组织相关教师阅卷,及时统计相关数据,公布成绩。五、方案实施计划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制定计划、学习动员,课改启动阶段。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案例,为改革实施做好准备;进行教学模式改变的初步尝试。(一)自开学起,学校执行新的作息制度,从第一阶段开始起营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氛围。(二)加强课改理论培训,全面、系统介绍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外地先进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提高全体教师的课改意识。(三)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营造课改的氛围,初步探索课改模式。初一年级教师开始提前一周集体备课,编写预习学案、课堂引导材料、学生课后作业。(四)学生动员,让学生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改意图,积极进行配合。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成立学习小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差异状况合理安排座位,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以5~6人为宜,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相互搭配,以便在课内外更方便地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争取共同提高。第二阶段:(20XX.3——20XX.7)实施阶段。尝试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师、学生小组长等不同层次人员的系列培训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课改的艰巨性、复杂性。20XX年6月份开展第一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活动。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课堂经验交流、反馈,每次课后,教师要写一份教学反思,反馈真实信息并进行交流、总结、形成理性认识。第三阶段:(20XX.7——20XX.8)逐步成型阶段。经过实践探索,对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进行阶段性回顾和总结,形成经验材料。备课组、教师个人、学科指导组和教导处进行分类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汇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