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才智大脑的培训可以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这是喵关于学习策略的第三篇文章。第一篇讲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获得学习中的正反馈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 知乎;第二篇讲了如何克服困难,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欢、觉得困难但又不得做的学习任务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学习任务? - 知乎。这一次我们来系统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本篇内容的主要参考的是我在 “拆书训练营”课程的过程中记录的学习笔记,经过整理、总结得到的,加入了一部分个人见解。因为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分享给大家。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属于第二种学习的范畴。“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学习某种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习的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第四个部分是个人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两种不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我用这一套学习方法,在学校的学习和工作以后的成长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会把自己的实践过程分享给你。 内化和应用知识《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3张便签来帮助实现“内化与应用知识”的方法:前几天收到一个小朋友的私信,满满的都是委屈:“小姐姐我听了你的建议去读了《学习之道》,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呀。里面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还是学习不好。”“XXX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会“新知”,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它来源于在学校中学习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习惯:总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过去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没有错,我在之前写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第一篇也提到了“通过联系新课程与旧课程,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用已经掌握的公式推导得到教材给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个推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从旧知指向新知的箭头。附会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处,则需要你去思考。好的学习者则会追问,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对细微的知识有多敏锐,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市面上常见的提升人际关系与执行力的畅销书,比如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比如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人说前者是“提升人际关系的圣经”,也有人说它“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根本没用”;有人说后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有人说它“老生常谈,名不副实”。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呢?除去个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种人显然更多地附会旧知。提出新的理论的人少之又少,但同类的书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老生常谈”进行了“生动演绎”——你本来就听说过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样实践,它告诉你怎样把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这是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们去花钱花时间在这本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