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后为何官府没有继续追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鲁智深,《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中首先登场的一位暴躁老兄。因为怒揍恶霸镇关西,身为提辖官的鲁智深不仅丢了工作,还成了通缉犯。随后在赵员外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道五花度牒,入了文殊院做和尚。再之后,让生活在法制社会的我们一时难以理解的事情发生了:作为和尚的鲁智深自然地摆脱了通缉犯的身份,被从通缉名单中除名。
成为和尚就能不再受法律约束?原来"四大皆空"还可以发展为"目空"法律?那不是天天被臣子念叨"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北宋皇帝都不如一介草根鲁智深了吗?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一下北宋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掉进钱眼的北宋政府和僧牒公鬻制
"僧牒",即古代谱牒的一种,是政府发放给公度为僧者的合法性文件,从政府的角度看也就是"身份证"。这其实不是宋代的特产。
早在魏晋时期,朝廷就会给"三宝巡民教化者"颁布类似的文书。不过由于早期僧牒极其正式,在僧侣们眼中,僧牒也就成了"僧人文化身份和佛教信仰的表征,具有极为严肃的宗教意味"。
然而在国家动荡,政府无力管控的时期,不少人在没有得到僧牒的情况下就剃度为僧。这种行为与"公度"相对,是为"私度"。私度者按照规定本没有资格享受和公度者一样的权力,甚至还会被定义为"黑户"。可是政府自顾不暇,公度和私度在一定时段内也就相差无几了。
到了宋代,按照政府的组织程度和社会的稳定程度,国家是有一定实力继续统一颁布僧牒的。可谁让自王安石发动改革后的北宋政府就成了掉进钱眼的政府呢。"僧牒"在这个时期变成了政府眼中纯粹的敛财工具。于是,具有北宋特色的"僧牒公鬻制"应运而生。
"鬻",也就是贩卖。在北宋政府眼中,既然有人需要僧牒,那么这就是一个商机。于是北宋的百姓们,只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就可以买到僧牒。在《水浒传》中帮助鲁智深的赵员外,他的僧牒便是通过这种向政府购买的形式得来的。因此有正规僧牒的鲁智深,尽管在在出家前还是通缉犯,但还是成了一位合法的僧侣。
北宋政府对佛门子弟确实存在优待
在我们的印象中,儒学在宋代仍旧稳坐主流思想之位,且还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不过在此大局之下,北宋朝廷,尤其是帝王,其实对佛学也非常青睐。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建国后就一改前代灭佛之风,不仅给寺院免租,还给僧侣提供直接的经济支持,鼓励他们去西域游学。宋太宗赵光义甚至是佛学的"狂热粉丝",不仅斥巨资在杭州修建佛塔,还"以尧、舜之道治世,以如来之行修心"。
是故北宋朝廷虽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尽可能的控制财政赤字,对佛教采取了一定限制措施。但总体而言,朝廷对佛教都礼遇有加,对佛门弟子也十分优待,减租、奖赏时有发生。
北宋把寺院当机关管理,地方寺院因而成为与一般地方机构同级的存在
宋仁宗在位的景祐元年(1034),记录在册的僧侣385520人,僧尼有48742。因此朝廷就是再尊敬佛教,也无法任由这么大一群人"自由发挥"。
北宋朝廷对寺院的管理主要有三种举措:系帐制、敕额制和敕差住持制。系帐制即针对佛门弟子的"人口普查",一年一次。被摸排出没有僧牒的,将被强行还俗。敕额制即朝廷统一寺庙的建造。寺庙的规模将以"人口普查"为基础,由政府确定。
前两种制度,本质上和政府对一般百姓的管理并无差别。但敕差住持制,则是强行将本该与俗世分离的佛门整个纳入政府的控制。常规情况下,寺庙的住持因由佛门自己的选拔系统确定。而敕差住持制则让住持直接由朝廷任命,这就让寺庙一下子与一般的政府机关无异。
因此,有僧牒的鲁智深,尽管他前一天还是被追缉的逃犯,但一剃度就成了一个合法的僧侣。
既然合法,那他就不会被强制还俗,也就不再由一般政府机关管理。
如果人们想要继续追究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那么如果不是中央直接下命令,就只有文殊院的住持可以将他逮捕审查。可偏偏招纳了鲁智深的文殊院住持是欣赏和袒护他的。
如此,原本追在鲁智深身后的捕快就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不能再执行原本的逮捕令。鲁智深在俗世的通缉犯身份,也就此消失。
而只因为一份用钱买来的僧牒就洗去了身上罪名的鲁智深,和成天被谏官念念叨叨,被史官写来写去,却永远掩盖不了自己过失的帝王相比,他"洗白"的代价可就真是远优于帝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