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睦邻组织的汤恩比馆

睦邻组织的汤恩比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884年「汤恩比馆」,创始人牛津大学汤恩比讲师

社区早期型态之一,由巴涅特(Samuel Barnett、Vicar of St Jude’s)於一八八四年所创立。 之所以取名汤恩比,是为纪念献身此一运动而英年逝世之学生汤恩比先生(Toynbee、Arnold)而它主要的内容是解决工业化以及社会化所产生的新兴问题,特别是贫穷问题。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结合有共识之人士大家一起致力改革。 他们认为让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与贫民一起生活,不仅有助於舒缓社会的阶级差距,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与平等,更能使穷人有受教及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 此外,共同生活可加深知识分子对贫穷问题的瞭解,更能促成贫穷问题的合理解决。 东伦敦圣犹太牧区会牧森姆班勤为了使在大学就读的生学对居住於贫民区的劳工低下阶层有更深瞭解,而在贫民区兴建了「汤恩比馆」此馆也被称为「大学睦邻区」,目的是使大学学生也能与现实生活不脱节,使贫与富拉近,也能使大学学生与工人们拉近而互相学习。 而汤恩比馆和它里面的居民们对於劳工阶级的教育也有相当可观的贡献:他们为劳工提供了夜间延伸学习、思辩和讨论的空间和课程,也增进了当地的文化团体及协会的形成。巴涅特夫妇曾经一度想要将汤恩比馆变成「劳工大学(working man’s university)」,可惜之後因为一些因素而没辨法如愿。 同时,英国的工艺学校和一些夜间学校也开始发展。而汤恩比馆最主要的贡献,则是为这样创新的服务提供了一套测量和品质标准。 它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则有四项: 1.工作者与服务对像相处在一起 2.以居民的需求做为工作的重点 3.充份运用当地的民力 4.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社区服务中心,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

睦邻组织的汤恩比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