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意思是践习可以促进智的增长,并化育成就为态度。
这句话出朱熹的《小学》。比喻早期教养形成的习惯随年龄长大会养成某种较稳定的品质。
“习”指学习、践习,“知”指思虑、智慧,“习与知长”就是学习与智慧相互长进;“化”指教化、感化,“心”指情感、态度,“化与心成”就是教化与观念一并成熟。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与教化,是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和心智。
历代学者对于《小学》,更是“尊若六经”,推崇有加。
元代著名学者许衡,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这样说:“《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自汝孩提,便令讲习,望于此有得,他书虽不治,无憾也。我生平长处,在信此数书。汝当继我长处,笃信而好之也。”
明代著名学者章懋,强调要将《小学》熟读玩味,字字句句,都要考究清楚,除了使其道理贯彻于胸中,还要身体而力行。即便已经考中了进士的人向他请教“为学之方”时,他的意见是依然要读《小学》。
清代学者张伯行,更是把《小学》和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等同看待:“孔子以前,大学未有书,自孔子作之,而入德之门在是矣。朱子以前,小学未有书,自朱子述之,而做人样子在是矣。”
在他看来,读孔子之书,应该以《大学》为统宗;而读朱熹的书,则应该以《小学》为基本。他所辑录的《小学辑说》,辑录宋元明清四朝18家68则有关小学的论述,其中大都是对《小学》的颂赞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