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清朝的“中堂”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中堂”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清朝的“中堂”是什么意思

中堂之称在唐时就有了,是宰相的别称,因其在“中枢省”内的“政事堂”办公而得名。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清朝的中堂相当于宰相,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大学士,正一品衔,品级与各部尚书相等,协办大学士,从一品。)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清朝的中堂同时不止一人,但权力与级别是与宰相同等的。清制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个,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而如果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则坐大堂中间,称为“中堂”,这只是虚名,并不代表实际权力,实权由军机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