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墓地也要限购了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临近清明节,一则关于苏州的消息引发热议。消息称:非苏州本地户籍,不能在苏州购买墓地。事实上,该新闻援引的是3月2日苏州市召开的全市清明工作会议消息。会议主题是“各殡葬服务单位依法依规加强殡葬管理工作,严禁经营性公墓跨苏州市区域外销售,将有限资源更好服务于苏州市群众”。舆论认为,这是为了“把上海人挡在买苏州墓地的门外”。
其实,墓地不仅仅是墓地,它还可以是一种情感联结的纽带和象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不,在余光中笔下,坟墓就成了代言乡愁的意象之一。众所周知,由于地缘亲缘血缘的关系,不少上海人都出自苏州。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限购,只不过无一例外针对楼市,唯独苏州这边风景不太一样。但从本质上看,楼市限购与墓地限购,两者的内在逻辑其实并无不同:投机者激活了刚需者的恐慌,放大了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为了平抑楼价(墓价),政府只能挤掉泡沫,让其回归其居住(安葬)的本来属性。只不过,一刀切的政策之下,难免上演误伤。
一个简单的道理,生者和逝者争地,生者的问题无疑具有优先性。但这样绝对的逻辑,似乎不该如此轻易地套用到本地人和外地人身上。上海的苏州人回乡购买墓地,实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份全国30座主要城市的墓地价格排名中,上海排在第一位,高端墓地每块近30万元,全市均价每平方米超过6万元。而苏州墓地一般为每平方米3万元,去年墓地最高为12万元/平米。巨大的价格落差,再加上落叶归根的文化心理,上海人去苏州买墓地顺理成章。网友的观察也佐证了这一点,每次去扫墓,10辆车中有7辆挂沪照,还有2辆挂浙牌。
如果说此前苏州的墓地资源还算余裕,如今已然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据了解,苏州有80%以上的公墓土地存量普遍不足。即便如此,墓地资源还遭到了外地人的疯抢。2015年,苏州市民政部门做过一个测算,在极端情况下,苏州的墓地将在5年内售罄。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苏州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绿色殡葬的补贴办法,选择树葬可补贴2000元,但到2015年的3年间,只有300位死者选择了绿色殡葬。与德国近一半的公民选择树葬相比,俨然云泥之别。
由此可见,苏州限购墓地的确带有一点点私心。推行生态葬不力,也并非苏州一地的个别现象。置于更大的背景观察,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这种一体也该同步反映在各种公共服务上。此外,如果树葬等相对西式的殡葬方式不太容易为人所接受,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复兴庙祭等传统,给民众一个安放亲人亡灵、重建神圣性的机会,在家庙或者宗祠中,祭祀祖先神主牌位,这种更加具有东方传统和色彩的解决方案,或许值得各地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