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对于st的公司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于st的公司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对于st的公司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退市新政下ST公司补亏策略ST公司由于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较大缺陷,其进退问题一直存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中。ST公司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表现良好,在有效的会计年度内能够实现业绩的大幅度提升,则可以摘帽进而进行正常交易;但是如果表现欠佳,则要退出股票交易市场。由此可见,为了避免退市,ST公司会采取多种补亏策略。ST公司会采用各种财务手段进行调整,也会通过债务重组或者政府补贴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一)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企业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与其债权人协商减免部分债务,新旧债务间的差额即为债务重组的利得。实施债务重组的ST公司,主要方式包括:债务减免,如利息免除、债务展期甚至部分债务减除;实施资产置换,如控股母公司用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股权转让,即由原来第一大股东将股权转让给新的投资者,通过股权变更为公司带来新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改变原来的财务困境。(二)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ST公司而言,无益于救命稻草。政府补助是指ST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财政性的补助,在非经常性损益中经常受到各方的关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将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分为两种,均被确认为递延收益:一种是与资产性质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是与收益性质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日后的费用及损失,在确定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按会计处理惯例,政府补助应当计入企业当期收益,但是市场上不少濒临退市的ST公司与地方政府利用该会计政策,通过获取政府补助以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从而避免因亏损而退市。政府给予上市公司补贴的理由很多,如鼓励公司上市、给予获得专利项目的补偿、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国家财政预算的政策性资金扶持、高新技术补贴,等等。二、退市新政下ST公司补亏策略的缺陷ST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或者政府补助手段虽然可以改善公司当年的盈利情况,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内部问题,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的资产、股权问题以及习惯性的内部交易问题,这些补亏的措施仅仅只是粉饰了企业的报表,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一)债务重组补亏策略的缺陷。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或者债务重组大多是为了实现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用以来谋求更长远地发展。ST公司在进行重组时会导致其报表项目重组的比重过大,重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ST公司的重组主要以年底的突击性重组为主,虽然对于当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营业收入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甚至会出现股票市场的几度涨停局面,但是由于执行的是暂时性的策略,往往只能在表面上显示出良好的迹象,但由于不属于长远性的系统性行为,之后上市公司的业绩通常会出现大幅下滑,如同未重组之前的萎靡不振,甚至相比重组之前恶劣财务状况更加严重。(二)政府补助补亏策略的缺陷。ST公司的重组,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便捷的选择。但是通过此种方式也很难保证ST公司获得实质性的盈利。为了实现扭亏增盈的目的,ST公司向政府申请补贴的借口花样翻新,特别是在年底的时候,更需要通过政府补贴来粉饰自己业绩不佳的财务年报。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上市公司的相对较大规模的总资产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支撑作用,也可以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招商引资做出贡献,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上市公司对本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政府对于ST公司的请求会积极实施援助,帮助其实现扭亏为盈。但是,部分ST公司亏损主要源于自身的经营问题,政府若盲目进行补亏,也势必为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三、退市新政下ST公司补亏策略改进建议如果期望真正实现ST公司的扭亏为盈,就必须结合公司的具体特点,综合其财务、管理、生产等方面,发挥债务重组及政府补贴的优越性,才能实现ST公司的扭亏为盈。(一)债务重组补亏策略改进建议。债务重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ST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改进。但是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使之成为企业规避政策监管的工具。1、加强违规操作监管。上市公司为了扭转不良财务状况,会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如《证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发行人披露盈利预测的,利润实现数为达到盈利预测的80%,除不可抗力外,其法定代表人,盈利预测审核报告签字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制定报刊上公开做出解释并道歉;中国证监会可以对法定代表人处以警告等。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不够具体化,操作性也不强。特别是针对ST公司,更显得没有针对性。因此,对于ST公司的财务状况要进行持续监督,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一律予以严厉惩罚。   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债务重组的流程与具体情况,防止出现可能性的盈余管理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可以成立专门的第三方独立机构确定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能够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第三方专门机构存在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监督管理,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债务重组中发生的其他问题,例如经营结构调整、拟定债务重组方案、实施咨询与策划等等,有效推动债务重组的展开,真正实现对ST公司的帮助。2、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财务健康、内控完整、资本充实,债权债务结构合理是企业实现上市公司价值最大的体现。上市公司在进行重组时,应该更多关注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公司经营及管理结构是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若能更多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获利能力的提高,ST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才会根本得到改善。ST企业要借助债务重组的机会,对资产的流动性进行巩固。通过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更加完善的组织框架。ST公司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合理调整,争取在行业内有良好表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通过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对利用价值较低的资产进行剥离,合理处置股权,争取早日实现盈利摘帽。3、合理调整财务策略。债务重组不是短期行为,因此对于ST公司来说,要加强债务重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关注各种因素在债务重组中的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企业的债务重组必须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首先,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企业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等项目,如果仅仅属于账面亏损,而实际上公司并未有大量的现金流流出,此种情况对折旧和计提准备带来的影响,由此可以建议对ST公司全部负债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尽量和债权人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固定资产的价值在重新评估之后,可以通过股权账面价值的减少来适当冲减对资产折旧和计提的影响,抑或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根据评估以及减值的情况,减少每年的折旧额,以减少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其次,对于一些ST公司大量、逾期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可能真正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资金供应不及时,企业陷入资金循环的困境。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动作以收回属于公司的合理财产。所以,制定良好的应收账款收账管理策略,以及掌握好应付账款的时间和信用尺度,可以帮企业脱离资金短缺,用企业自己的血以补充因缺血导致的财务危机。(二)政府补贴补亏策略改进建议。政府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给予补贴是A股市场的普遍做法,而且在近些年政府补贴额覆盖面不断扩大,金额也不断增加。我们对政府补贴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努力发挥其良好的推动作用。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我国政府在对ST公司进行补贴支持方面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政府在补贴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部分地方政府在给予补贴之前,并未对ST公司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核,在补贴的发放方面也没有硬性指标和指引性的条款。这将会产生补贴发放的混乱,甚至会引发不公平。因此,我国必须由有关的监管部门牵头,出台详细的政府补贴法律法规,针对补贴发放的程序、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制定参考标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杜绝政府补贴的无序发放,实现补贴发放的有法可依。2、落实政府补贴用途。政府为ST公司提供补贴,要注重持续性的政府在为ST公司提供补贴补亏时,要注意关注ST公司的资金用途。即在ST公司收到财政补贴公告时,就必须出具有关每一笔资金用途的详细说明。资金若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性建设上就要明确用于生产经营。购买的设备、生产线,要对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使用、后续可能产生的问题等进行追踪。若投入到员工欠发的工资上时,则要落实到每一个人,不可虚报员工人数,不可发放到不在岗、不在职、不欠工资的员工手上。只有政府持续跟进,才能保证ST公司资金使用的有效性,防止出现新的亏损。3、加强公司信息披露。虽然ST制度并不是对ST公司的惩罚,但是ST就类似于悬在上市公司及其管理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管理者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政府补贴是ST公司保牌摘帽的有力措施,但是若希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通过ST公司自身的努力实现。因此,ST公司的信息披露显得尤为重要。ST公司要注重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坚持自愿披露原则,通过信息披露自我施加压力,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内部管理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改进。上市公司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坚决杜绝公司及相关人员的舞弊行为。通过良好的披露制度,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以便在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以期改变ST公司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