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的南华寺因何出名?有何典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韶关的南华寺出名是因为广东南华寺供奉有禅宗六祖唐代慧能大师肉身,被认为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 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
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皇帝诏六祖赴京,六祖谢辞,中宗派人赐物,并将“宝林寺”改名为“中兴寺”。
宝林寺几经兴衰,唐仪凤二年(677年),在禅宗六祖惠能主持寺院时最为兴盛,全寺僧众数百人。这里因是禅宗南宗的发祥地,所以又被誉为“祖庭”。禅宗流传到各地后又分为临济、曹洞、云门、沟仰、法眼五宗,其中临济宗和曹洞宗还远传至日本。
扩展资料:
六祖造像是以六祖慧能的肉身为基础,用中国独特的造像方法夹纻法塑造:慧能圆寂前,身披袈裟,双腿盘屈,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体内营养和水分逐渐耗尽,最终坐化圆寂。然后将遗体放在两个盖密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漏孔。
经过相当时间后,内脏和遗体上的有机物腐烂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断产生热气,水分被吸干,变成坐式肉身干体。然后进行塑造,先上香泥,其次加布,再以铁叶、漆布固颈。造像人是慧能弟子,对他的音容笑貌、气质神态有深刻的了解,故造像栩栩如生。
夹纻法是塑像的一种方法,它先用泥、草等做成原胎,然后再用麻(布)、丝、综等裱裹缚缠,再行涂漆。如此经过多次反复后,再脱去原胎(即将泥、草等取空),最后彩绘,甚至描金。
对僧人来说,能留下肉身非常不易,需要修行的人坚持“勤、修、戒、定、慧”5个字,平时能做到清静的持戒、清静的智慧、清静的禅定,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死后肉身不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华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肉身佛:六祖慧能圆寂前不吃喝耗尽营养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