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M56钢盔的重获新生

M56钢盔的重获新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苏军关于首次遭遇佩戴BⅡ型钢盔的德国军队的记录是在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在一些苏军官方报告和苏军士兵的日记中都记载了遇到佩戴奇特外形头盔的德国军队。其实这些德国军队正是由多布利茨步兵学院学员组成,他们参加了守卫柏林的最后战斗。后来在德累斯顿博物馆展出了苏联红军缴获的一顶BⅡ型钢盔,其佩戴者在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将军正式下令向苏军投降后缴械。

1949年,德国开始了长达40年之久的分裂。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苏联着手组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前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警察部队。人民警察部队装备基于二战中德国陆军兵器部研制的A型钢盔,形似纳粹德军装备的M35/40/42系列钢盔。加上其配发的极易使民德群众与苏联红军军装混淆的黄褐色军装,而此时他们对苏军的抵触情绪很高。

1956年初,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正式组建前夕,苏联要求这支武装力量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德国特色”。刚刚成立的民德国家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受命开发出一种用于装备国家人民军的全新钢盔。具体要求是新型钢盔在外观上必须既不同于纳粹德军装备的M35/40/42系列钢盔,又不同于苏联红军装备的钢盔。因此,人民警察部队原先装备的钢盔无法作为国家人民军的制式钢盔,新型钢盔应具有很强的民德特色。

很快,国家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意识到这种需要的新型钢盔早已设计完成并经过许多测试,这就是二战中德国研制的B型和BⅡ型钢盔。关键人物是国家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找到的新型钢盔首席设计师埃里希·凯森,他曾参与埃森公司和怀特乌特公司试制B型和BⅡ型钢盔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两种钢盔曾被希特勒亲自下令禁止列装,使之得以与“纳粹”划清界线。这两种钢盔很符合苏联方面的心意,主要原因是其根本不打算为国家人民军新型钢盔的研制工作投入太多经费,而B型和BⅡ型钢盔早已进行过大量测试,可以说已是研制完成的型号,无须再花什么研制费用。

在选中B型和BⅡ型钢盔为基础后,凯森又结合自己先前两项未能在二战中实现的设计,即Y型钢盔下颚系带和透气型钢盔衬垫。稍加改进后,B型和BⅡ型钢盔都能装上Y型系带和透气型衬垫,而且具有制造条件的生产厂商都能在民德本土找到。据此,苏联方面最终让国家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选择改进后的BⅡ型钢盔作为民德国家人民军的新型制式钢盔。于是,1956年1月,改进后的BⅡ型钢盔开始批量生产并被正式命名为M-1956型钢盔。2月,民德民众在当月发行的《德国青年》杂志的一张民德士兵照片上最早见到这种新型钢盔。3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正式建立。同年五一劳动节的仪式上,M56型钢盔正式公开亮相。当时民德国家人民军仪仗队佩戴的M56型钢盔采用石灰色涂装,钢盔右侧饰有黑、红、金三色的盾形徽章。

最终将M56型钢盔正式定为民德国家人民军制式钢盔的是威利·斯多夫将军(后为民德重要政治领导人)。其后一段时间,民德国家人民军一直在对M56型钢盔进行各种接近实战的测试并不断进行细微改进,如去除钢盔上的铆钉。1957年,M56型钢盔分三种尺寸——60厘米、64厘米和68厘米——投入量产。9月底,共生产50000顶,并交付民德国家人民军。年底,民德国家人民军全部配发M56型钢盔。

M56做工优良,连下巴带都是小牛皮的。在美国凯夫拉头盔出现前,民德M56型钢盔的防护性能超过任何一种别国军队列装的钢盔。和喷气机、V2导弹一样,M56是纳粹德国末代科技的产物。从越南到安哥拉,从拉美到伊拉克,其身影处处可见。可谓老兵不死,只会慢慢消失。

在15米距离上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和7.62毫米手枪弹射击M56钢盔,V50值相当于550。 结果无击穿无裂缝。民德M56型钢盔不愧为“合金时代最强的头盔”,一代经典名盔。

M56钢盔的重获新生